免费欧美黄色福利网站_aaa级精品无码久久久国产片_无码精品人在线看_日本sss高清在线播放乱_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二区

大旱之后必有大震,可信嗎?

2022-09-06 15:38:57

5日,四川瀘定縣發(fā)生6.8級地震。今年,我國很多地方出現較嚴重的旱情,據此,有人引用“旱震理論”,稱“大旱之后必有大震”。那么,大旱之后必有大震是真的嗎?可信嗎?

大旱之后必有大震說法

罕見的高溫讓更多人擔憂起全球變暖。與此同時,各種聳人聽聞的謠言也接連出現,比如“高溫讓臭氧細菌感染加劇”“三伏天汗出透了能排毒”。

其中最離譜的、恐嚇架勢最足的,是警告大家“大旱之后有大震”的“旱震理論”。不少人信以為真,相關內容被大量轉發(fā)。

倒不是大家辨別能力的問題。只是這個“旱震理論”真的有模有樣:不僅有網站百科的詞條,提出者還有地震科學家的頭銜,甚至還就此出版了一本書,書中列出了相當多的數據來論證——通過分析1957年至1971年中國降水量的資料,他得出結論:在中國大地震前1至3年半內,震中區(qū)往往是干旱區(qū)。

提出“旱震關系”理論的人叫耿慶國,他是國家地震局的地質學家,他在研究地震和氣象關系的時候發(fā)現,6級以上大地震的震中區(qū),在震前一至三年的時間里,往往是旱區(qū),旱區(qū)面積越大,震級也越大,如果是旱災之后第三年才地震,那么震級會比第一年大。

對于這種情況,耿慶國是這樣解釋的:

大旱之后必有大震?可信嗎?大旱后地震的說法是怎么來的

大旱之后地震

所謂地震,其實就是地殼內部應力的集中釋放,釋放的過程非???,但是醞釀的時間卻很長,可能是幾十年,也可能是幾百年,甚至是上千年。

地震醞釀過程中,除了會發(fā)生力學變化之外,同時還伴隨著電力、熱量、磁力等諸多因素的變化,這些能量在釋放過程中,會造成地表變熱,從而出現干旱問題。

此外,地表變熱也會導致空氣干燥,空氣當中的水分降低,難以形成云層,因為沒有云層,所以降雨量減少,陽光直射地面的時間延長,這也進一步加劇了干旱問題。

根據耿慶國的理論來看,干旱不是導致地震的原因,而是地震即將爆發(fā)的表象,地震醞釀的時間越長,干旱的時間也就越長,而地震爆發(fā)的也就越為猛烈,這是一個聯動效應。

(注意,這里說的干旱,并不是指短時間內缺少降雨而造成的農田干旱,耿慶國說的干旱,是指長時間、大面積的嚴重干旱,這才是地震即將爆發(fā)的預兆。)

耿慶國做過一個統(tǒng)計,從1956-1971年,全國一共有46個地區(qū)發(fā)生了干旱,其中有39個地區(qū)在干旱1-3年內,都發(fā)生了6級以上的大地震,只有7個地區(qū)沒有地震,旱震理論的準確率高達85%左右。

地震真的可以預測嗎?

大旱之后必有大震?可信嗎?大旱后地震的說法是怎么來的

地震預測

地震預報是針對破壞性地震而言的,是指在破壞性地震發(fā)生前作出預報,使人們可以防備。

地震預報要指出地震發(fā)生的時間、地點、震級,這就是地震預報的三要素。完整的地震預報這三個要素缺一不可。

地震預報按時間尺度可作如下劃分:

長期預報:指對未來10年內可能發(fā)生破壞性地震的地域的預報。

中期預報:指對未來1~2年內可能發(fā)生破壞性地震的地域和強度的預報。

短期預報:指對3個月內將要發(fā)生地震的時間、地點、震級的預報。

臨震預報:指對10日內將要發(fā)生地震的時間、地點、震級的預報。

根據對地震規(guī)律的認識,預測未來地震的時間、地點和強度。實現地震預測的基礎是認識地震孕育的物理過程及在此過程中地殼巖石物理性質和力學狀態(tài)的變化。

地震預測研究,在世界和我國大約都是從20世紀五六十年代才開始的。我國自1966年邢臺地震以來,廣泛開展了地震預報的研究。經過40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進展,曾經不同程度的預報過一些破壞性地震。

例如,1975年,我國成功預報了2月4日發(fā)生于遼寧海城的7.3級強烈地震,并在震前果斷地采取了預防措施,使這次地震的傷亡和損失大大減小。

但是,地震預測是世界公認的科學難題,在國內外都處于探索階段。有關方法所觀測到的各種可能與地震有關的現象,都呈現出極大的復雜性;科研人員所作出的預報,特別是短臨預報,主要是經驗性的。

我國地震預報的水平和現狀可以概括為:

1、對地震前兆現象有所了解,但遠遠沒有達到規(guī)律性的認識;

2、在一定條件下能夠對某些類型的地震,作出一定程度的預報;

3、對中長期預報有一定的認識,但短臨預報成功率還很低。

關鍵詞: 大旱大震 旱震理論 大旱之后必有大震 地震可以預測嗎